我的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看盘技巧 短线技巧 股票入门 选股技巧 买入技巧 卖出技巧 股票知识 黑马捕捉 跟庄技巧 追涨技巧 炒股心得 股票术语 技术分析 K线分析 趋势分析 基本分析 财务分析 心理分析 成交量 分时图 均线 MACD BOLL KDJ BIAS RSI SAR OBV WR DMI ARBR ROC PSY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道氏理论 江恩理论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专题

投资者应理性看待新股发行过会率波动

2019-07-09 10:32:48 投资策略 1232

近日有关“IPO审核已连续六周过会率100%”的消息倍受大家关注,不少媒体在报道中用到了“罕见”一词,在此建议投资者应理性看待新股发行过会率波动。

其实可以看到,今年以来的IPO过会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确实有了明显提升。今年1月1日至5月24日,A股IPO过会率为87.8%,去年同期IPO过会率仅为48.60%。

如果把时间范围拉长,自2010年以来,剔除2013年IPO暂停因素,今年以来的A股IPO过会率仅低于2016年及2015年同期的92.47%、89.24%,在十年内位居第三。

1.绝对数量没有出现大增

虽然过会率提升了,但绝对数量并没有出现大增的情况。事实上今年IPO过会率虽然提高了,但审核总家数并不多,仅有36家企业过会。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过会率明显提升,但是过会企业数量却减少了16家,减幅达到3成。

近十年期间,同时期的过会企业数量是2017年最高,当年前五个月共有189家企业首发过会。

在A股市场上,历来投资者们对于新股发行数量的变化较为敏感,一旦新股发行过会率提高,有的投资者就会担忧,市场会不会出现“抽血效应”,压制市场行情。特别是遇到体量庞大的个股发行时更是如此。

在当前A股市场进入震荡调整期后,关于新股发行过会率的消息就格外引人注意了。但其实我们不用太过担心新股发行可能存在的“抽血效应”,当前需要更理性看待新股发行过会率的波动情况。

2. 新股常态化发行

其实关于过会率的问题,在一个月之前就有过一轮热议,当时市场上有观点认为“证监会将放宽IPO的盈利要求、加快审核节奏”。对此,证监会及时作出回复,表示证监会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首发企业进行审核,审核政策没有新的调整,主要从公司治理、规范运行、信息披露等多个维度对首发企业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审核进度服从质量。

证监会当时还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继续保持新股常态化发行,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增加市场可预期性,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可以看到,有记者采访的多位投行人士认为,监管从严审核的尺度并没有出现明显放松迹象,当前新股发行过会率回升的主要原因和企业质量较好相关。经历了去年的IPO高否决率之后,不少企业打了退堂鼓,现在留在排队队伍中的企业多是质地优良、硬指标达标、合规性较好的企业。

从过会的企业资质来看,拟上市主板的企业在过去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都基本在亿元之上,过会的创业板企业最低的净利润也达到了6000万。在盈利能力这块的规格并没有降低。

而从监管的角度看,新一届发审委审核关注重点更侧重于信息披露,监管更加透明。

3.A股生态的几个变化

现在科创板即将推出,这对想要上市的企业来说,是一条新开辟的“赛道”,对现有板块起到了分流作用,不少符合创业板甚至主板要求的科技类公司,已经转道科创板排队,IPO通道也不像以前那样拥挤。

另一方面,因为科创板是实行注册制,对企业上市门槛、审核理念,都更加市场化。市场对于科创板制度规则及理念的认知,也会逐渐传导至对创业板、中小板及主板审核过程的看法之中,对于整个市场的生态都会有改善作用。

可以预期的是,在IPO持续加码的情况下,A股生态未来可能会在几个方面发生改变,比如次新股炒作会减弱、退市常态化、壳资源炒作逐渐消失,更多资金会向核心资产、龙头企业聚集。

在A股的历史上,新股发行过会率一直都有波动,甚至也有过IPO暂停的时候,相对应的也有加快的时期,应理性看待这一数据的变化。金融的宗旨是服务实体经济,新股发行审核的效率、节奏和规模的变化也是在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投资者应理性看待新股发行过会率波动”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久久财经网

展开余下全文
(1232)
猜你喜欢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