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进入4月末,近期市场棋盘震荡让投资者陷入纠结,对接下来市场是上行还是回调很难判断,操作策略变得越来越不明确。投资者应该如何区别看待A股的“核心资产”呢?
1、 A股的“核心资产”
什么是A股的“核心资产”?
记得在去年9月份的节目中,我们探讨过一个关于核心资产的话题,题目是“选到这些核心资产股票 会有更好的收益”。按照券商机构的解释,可以将其简单概括为:核心资产就是最好的公司和行业。
有机构认为,所谓“核心资产”有几个要求:具有核心竞争力,具有对标全球同业龙头的能力。当然,选择核心资产类的股票,也不必局限在某些行业或固定的市值范围。
比如说在制造业可以关注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符合制造业升级政策方向,又具有规模优势的公司;在消费板块,可以关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具有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的龙头公司;非贸易品及部分服务业关注那些具有“硬资产”、聚焦在某些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
什么是“硬资产”?
所谓“硬资产”,就是指企业拥有的某种稀缺资源。这种稀缺资源可以是企业天然具有的,也可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往往为某些或某个企业所独有,或者在区域范围内“仅此一家”。比如某些旅游类的公司,一些著名的旅游景区就是其“硬资产”;或者一些具有区域垄断特点的水泥企业;拥有独家传统配方的医药企业等等,这些具备“硬资产”的企业可以看做是具备优势的核心资产。
2 、“核心资产”也要区别看待
选择核心资产,其实就是在选择更安全的机会。因为市场进入调整期时,此类公司具有更强的抗跌性。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观察估值是否合理。“核心资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受到重视的企业类型就不同,而随着市场行情运行的阶段不同,“核心资产”的投资价值也不一样。
去年9月份,我在节目中曾谈到核心资产概念,与那个时候相比,如今的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明显地回升。比如一些酒类的蓝筹白马股,市盈率有的升到了40多倍。目前,2018年的年报披露已经接近尾声,业绩的利好刺激作用已经消减,要对其未来业绩提升能力做更长远的预判,如果没有持续的业绩动力,短期风险就值得留意。
3、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不高
再看一下当前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截至4月18日收盘,沪市16.29倍、深市主板18.97倍的平均市盈率,这在市场上行阶段,还算不上很高。
对于核心资产来说,还存在一些利好因素,比如减税降费措施的加快落地、外部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的逐渐回暖等等。
另外,市场增量资金增速加快也是需要重视的方面。根据此前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对外资的估算,2019 年进入的外资可能达到6000 亿人民币。毫无疑问,外资长期确定性流入的趋势必将对A股生态及其核心资产价值重估产生积极影响。
没有永远上涨的市场,也没有永远下跌的市场,通过前期的上涨之后市场进行回调是正常的,毕竟不管是从利好还是长期的趋势来看都是比较乐观的,在市场震荡期时选择“核心资产”相比之下更加安全。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如何区别看待A股的“核心资产””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久久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