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看盘技巧 短线技巧 股票入门 选股技巧 买入技巧 卖出技巧 股票知识 黑马捕捉 跟庄技巧 追涨技巧 炒股心得 股票术语 技术分析 K线分析 趋势分析 基本分析 财务分析 心理分析 成交量 分时图 均线 MACD BOLL KDJ BIAS RSI SAR OBV WR DMI ARBR ROC PSY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道氏理论 江恩理论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专题

要用审慎态度看研报

2019-06-21 12:45:24 投资策略 916

机构的研报是我们投资的参考依据之一,但有些研报中却存在着盘根错节的关系,投资者不可盲从,要用审慎态度去看研报。

近期,券商给予上市公司“卖出”评级的看空研报成为市场焦点,甚至引发广泛讨论,其中一些微妙之处耐人寻味,值得投资者们思考。

背后或有“隐情”

事情还要从中信证券发布的看空中国人保(601319.SH)的研报说起。

3月7日,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人保股价显著高估,首次给予“卖出”评级。然而细心的投资者可能留意到了,就在第二天(3月8日)上午,华泰证券也发布了一份看空研报,标题是《中信建投(601066.SH):估值显著高估,下调至卖出评级》。

此后,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股价立刻有了反应,都在3月8日出现跌停,在接下来的一个交易日也出现大跌。

中国人保(601319)日K线图

中信建投(601066)日K线图

两份看空研报为何备受关注?一则是因为在A股市场上,券商机构对于上市公司给出“卖出”评级比较少见;一则是因为涉及到两个公司之间的联系。

从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可以看到,被华泰证券给出“卖出”评级的中信建投的前十大股东中就有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是5.58%,位列第四,而中信证券正好就在前一天给了中国人保一个“卖出”评级。

当然,或许这也是巧合,但是这样一层关系让关注这一事件的投资者们浮想联翩。

估值是“雾里看花”

其实,关于券商研报,投资者们需要留意一个问题。就如同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各种微妙关系一样,估值这件事,也常常是雾里看花。

再来细看一下中信证券看空中国人保的这份研报,里面着重提到了公司2019年PB(市净率)为3.1 倍,而后给出的估值精确到股价的小数点后两位,认为合理股价在4.71至5.38元,预计未来一年潜在下跌空间超过53.9%。

华泰证券给中信建投的看空研报也是如此,认为中信建投显著高于同梯队券商当前1.4至2倍的PB(市净率)和国际投行1至2倍PB(市净率)估值水平,预计中信建投合理股价在每股13.86至17.33元。

之后便有市场人士针对中信证券发布的看空研报提出质疑:“作为A股市场唯一一家以财险为核心的新上市险企,是否适用PB估值法来推算A股股价,有待市场和时间双重检验。因为,目前来看PB估值法存在明显局限性,因其并不考虑企业盈利及业绩增速,所以更适合对周期股或业绩不稳定的企业进行估值。”

PB估值法

PB是指目前的股价与公司真实的每股净资产的比率,计算公式为:PB=每股股价/每股净资产。一般情况下,PB越小,安全边际越高,如果PB小于1倍,甚至低于0.8倍,那是非常划算的。

从PB估值法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里面没有考虑企业的盈利,也没有考虑公司的业绩增速。

用审慎态度看研报

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留意的一点是,券商机构针对某些上市公司发布的研报中所使用的估值方法是值得商榷的,而估值方法常因其具有“法无定法”的特性,在操作中有很大的主观理解空间,也难怪有人说“估值就是一门艺术”。以有局限的估值方法得出的所谓“精确估价”到底有多大的参考价值,这是值得探讨的。

正因为机构研报可能左右着市场上股价的行情变化,在表达观点时要慎之又慎,比如作出对估值方法存在局限性的特别提示,避免给市场带来系统性风险。投资者在参考研报结论时,也要带着审慎的态度,以免被别人的观点所误导。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要用审慎态度看研报”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久久财经网

展开余下全文
(916)
猜你喜欢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