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看盘技巧 短线技巧 股票入门 选股技巧 买入技巧 卖出技巧 股票知识 黑马捕捉 跟庄技巧 追涨技巧 炒股心得 股票术语 技术分析 K线分析 趋势分析 基本分析 财务分析 心理分析 成交量 分时图 均线 MACD BOLL KDJ BIAS RSI SAR OBV WR DMI ARBR ROC PSY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道氏理论 江恩理论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专题

投资者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分红

2019-06-21 12:45:13 投资策略 781

一说起分红,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红利!但在股市里,如果你不清楚其中的具体分类和规则,或许就没你想得那么单纯。那么投资者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分红呢!

1. 三种分红方式

理论上来说,上市公司分红的本质是回报投资者的商业行为。这一点在现代公司治理上是没有什么疑问的。虽然分红带来的效果存在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没有哪家上市公司是为了把自己搞垮而分红。即使公司管理层有心这么做,广大股东们也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

简要的看一下A股市场上市公司分红的三种方式:

现金分红、赠送股份、转增股份。

现金分红就是上市公司将当期可分配利润,也可包括历年未分配利润,以现金方式分配给全体股东。比如,贵州茅台发布2018年年报,计划每10股将派发现金红利145.39元。创了现金分红金额纪录。

赠送股份就是上市公司将当期可分配利润,也可包括历年未分配利润,以赠送股份的形式分配给全体股东。值得注意的是,按现行相关规定,赠送股份的个税征收与现金分红相同。

转增股份就是上市公司将资本公积转换为股份赠送给全体股东。

以前倍受关注的所谓“高送转”行情,指的就是后面这两种类型。一是“赠送”,一是“转增”。

2. 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

从实践来看,上市公司选择不同的分红方式,一般有不同的实际经营情况、不同的战略决策考量。

比如现金分红,通常是实际控制人的现金需要,再融资的合规要求以及对战略投资者有承诺等原因,当然,前提是上市公司现金充裕富余。而送转股份的方式,会有市值管理、增强公司影响力等因素的考量。

在高送转概念火热的那些年,一个比一个送转得高,在市场中成了“明星”,股价就容易被炒高。背后如果再配合着减持,其目的,咱们就不用多解释了。

“高送转”之所以被认为是“虚假分红”,原因在于不论是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还是盈余公积转增股本,从实际上来说,都属于财务指标的“内部挪移”,是个数字游戏,上市公司“毫发无损”,又能带来股价的刺激效果,所以往往就是上市公司首选的分配方式。

在近两年,之所以“高送转”越来越少,现金分红越来越多了,一方面是投资者更注重价值投资理念,一方面是监管层的政策引导。在规则中,将现金分红与更多的上市公司利益挂钩了,这也是被称之为“半强制性分红”制度的原因。

3.现金分红也是“虚假分红”?

但我留意到有一点比较奇怪,有不少的投资者认为现金分红也是“虚假分红”,作为股民并没有从中获得什么好处。我分析,是因为两个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理解。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有红利税的存在,如果有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过低,再加上同时赠送股份的话,可能会导致这样的现金分红金额还不够抵税额的,让有的投资者感觉这哪是分红,分明是让自己往外掏钱。

相关规定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5〕101号)相关规定:

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上述规定自2015年9月8日起施行。

从以上规定来看,政策是通过不同持有期实施不同税率的方式来鼓励长期投资,抑制短期炒作。

案例分析

2018年3月,某上市银行发布2017年下半年利润分配方案: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每10股送2股。

此分配方案一出即遭到中小投资者质疑:

因为,按现行政策,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1个月以内的,适用20%的红利税税率。投资者每10股需要扣缴红利税达0.46元【(2+0.3)×20%】,而在此次分红中,投资者实际仅获得现金红利为0.3元,意味着现金分红所得0.3元不足以缴纳0.46元的红利税。

在受到质疑后,该上市公司修改了分红方案,利润分配预案由每10股送2股派现0.30元调整为每10股转增2股派现0.90元(含税),也就是取消了每10股派送股票股利2股,改为每10股转增2股。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分红后需要除权除息。

实施现金分红后,减少上市公司净资产和现金流,需要除息,对应的就是降低股价;送转股份也是一样,因为总股本增加了,在股价上就会出现一个大的下调。虽然在投资者手上所持有的股份价值并没有变,但直观上的感受可能让投资者觉得吃了亏。

其实更多投资者不是期待着上市公司每年的那点分红收益,而是更希望除权除息后的所谓“填权效应”带来的股价上涨。

既然填权行情有可能带来投机炒作,而且已经买了股票享受分红的投资者又不愿意看到股价下调。那我们能不能不要设置除权除息制度?直接该分红分红,然后保持股价不变,这不就大赚特赚了吗?

要解答这个疑问,我们不妨看看中国证券业协会是如何回答的:

问:为什么要进行除息除权?

答:实行除权除息制度,是基于市场公平原则。除权除息日前后股票内含有的股东权益是不同的,从除权除息日起,新持有分红公司股票的股东不享有上次的分红权利。上市公司分红后,其每股股票所代表的理论价值有所减少,这一变化应当体现在股票价格变动中。目前沪深证券交易所有关除权除息制度是统筹考虑了除权除息后买入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利益的做法,且与纽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证券交易所等境外证券市场情况对上市公司分红后的除权除息处理相一致。

4.了解分红 明智操作

分红确实是一个复杂的事,公司要不要进行分红这是要权衡多方面的因素,分红给投资者带来的获得感也是各有不同。

我们当然希望上市公司能够进行合理的分红,但同时也要提醒投资者们不要单纯的把分红看成就是大利好而是要清楚分红如何影响了股价,以便更明智地操作。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投资者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分红”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久久财经网

展开余下全文
(781)
猜你喜欢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