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心理学专业的和一个学金融学专业的如果同时入股市,学心理的人会占优势,下面的心理分析告诉你为什么说学过心理学的人更适合炒股呢。
一般来说,学过心理学的人可以了解到并且克服自身的行为偏差,不容易受到负面的心理因素影响而导致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具体有以下几种负面的心理因素,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1、印证偏差
当我们对一项投资持有某种观点的时候,我们会更倾向于重视那些支持我们观点的信息,而选择性忽略那些反对我们观点的信息。
比如你准备买入某只股票了,当这家上市公司出一个小利好消息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得去放大这个利好;而当上市公司出一个利空消息的时候,你也会淡化这个利空消息的影响,甚至选择忽略。
信息分析能力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而我们总是喜欢重视支持我们观点的信息,忽略与我们观点相左的信息,这会导致我们做出的投资决策具有片面性。
2、沉没成本谬误
当我们做出投资决策的时候,很容易受到过去付出的成本的影响,但是过去已经付出的成本却不能改变未来投资的成本和收益。
当一只股票亏钱时,你会不自觉得去回想起曾经在这只股票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成本,导致你不太愿意去转移投资对象,哪怕这个对象的技术面、基本面已经走坏,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被某一只股票深套的原因。
3、预期理论
人们面对确定性的收益和不确定性的收益,会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性的收益;而当选择确定性的亏损和不确定性的亏损时,人们则更倾向于选择不确定性的亏损。
做两道选择题
第一道:
A.100%拿50万元;B.50%拿100万元,50%概率一分也拿不到。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A,大家都是风险规避者,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性的收益,落袋为安。
第二道:
A.100%亏损50万元;B.50%概率不亏损,50%概率亏损100万元。
面对这样一个选择题,大多数投资者都会选择B,与其确定亏损50万元,不如放手一搏,也许还能回本呢!这个时候大家又都是风险偏好者了。
这样一个心理,放在股市里面就是,你赚钱了会想到立马卖出止盈,而你亏钱了却不想着怎么去止损,赶紧加仓,冒着更大的风险祈求回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总是赚小的,但是却亏大的。
4、过度自信
当做一项问卷调查的时候,比如“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好司机吗?”
如果大家的自我认知准确,那么觉得自己“水平高超”、“水平一般”、“水平较低”这三种答案应该各占1/3。
但是调查结果却显示,觉得自己“水平高超”的人高达80%以上!
在股市里面也同样:
在熊市哀鸿遍野的时候,一些投资者哪怕亏得惨不忍睹,也依旧觉得自己水平高超,只是这个市场环境太差而已;
在牛市鸡犬升天的时候,这些投资者糊里糊涂的赚了很多钱,却依旧认为是自己的正确的投资决策赚了这么多钱。
其实你依旧是你,改变的只是市场而已,不是你让自己赚钱了,而是市场让你赚钱了。
综合上述原因,所以我们说学过心理学的人更适合炒股,换句话而言我们可以理解在股市心理比技巧更重要。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心理分析为什么说学过心理学的人更适合炒股”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久久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