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看盘技巧 短线技巧 股票入门 选股技巧 买入技巧 卖出技巧 股票知识 黑马捕捉 跟庄技巧 追涨技巧 炒股心得 股票术语 技术分析 K线分析 趋势分析 基本分析 财务分析 心理分析 成交量 分时图 均线 MACD BOLL KDJ BIAS RSI SAR OBV WR DMI ARBR ROC PSY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道氏理论 江恩理论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专题

同市况区别对待 用成交量洞悉主力玄机

2019-04-20 16:45:07 股票分析 1123
同市况区别对待 用成交量洞悉主力玄机 在股市中流行一句话,叫做“量在价先”,似乎股票只要放量就会上涨。而事实上,任何事物都要辨证地看待,同样的成交量在不同市场状况下都会有不同的含义,只有随机应变才能洞察庄家的玄机。 主持人:常常听到投资者抱怨,用成交量方法来选股并没有骑上黑马,反而在高位被庄家套牢。难道成交量也会骗人吗?这期我们请来证券资深人士张红记先生,就让他来介绍一下成交量的用法。 北京丰台区股民王先生:为什么很多人都说“量在价先”? 张红记:“量在价先”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美国,盛行于台湾,上世纪90年代初传到内地股市。它最初的含义是,成交量代表市场人气,一只股票只有看涨并追涨的人多才会令股价节节高升。这一分析方法传到台湾及内地股市又有了不同的含义,由于台湾及内地股市庄家盛行,它被看做分析庄家意图的有力工具。因为机构坐庄必然要经历底部吸筹、中部拉升、高位出货三个阶段。而完成这三个阶段必然在成交量上有所表现。 北京朝阳区股民韩小姐:那我为什么用成交量选股并不准呢? 张红记:和任何为大众所熟知的技术分析方法都会被庄家利用一样,庄家也会制造虚假的成交量来诱惑股民上当。比如说“价涨量增”,庄家就会在高位通过自买自卖的方式制造成交量,造成还会继续上涨的假象,来完成出货。 破解庄家的这种手法需要一定经验。最主要的是判断机构的成本区及持仓情况。 庄家分长庄、短庄,以及中线庄家,每种庄家的拉升目标及底部吸筹比例都不相同。长庄一般要吸到流通筹码的50%以上时才会考虑拉升,往往要股价翻1番至两番才肯罢休。而短线庄家所吸收的筹码一般只有10%-20%,有30%左右的涨幅就可能出货。 投资者可以通过一只股票的底部换手率来判断机构的持仓。 一般而言,在正常的市道下,底部成交量的20%可能是机构所吸纳的筹码,照此计算,底部换手率达到100%的股票,机构的建仓比例会在20%左右。当然,由于处于牛市或熊市等不同市况下,这种比例也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在股票拉升时“价涨量缩”甚至比“价涨量增”更准确,这时往往是庄家控盘比例极高造成的,所以当投资者看到有股价涨了40%以上,而成交量并没有太多放大,那很可能就是碰到了一匹黑马。(记者张景宇)
展开余下全文
(1123)
猜你喜欢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