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看盘技巧 短线技巧 股票入门 选股技巧 买入技巧 卖出技巧 股票知识 黑马捕捉 跟庄技巧 追涨技巧 炒股心得 股票术语 技术分析 K线分析 趋势分析 基本分析 财务分析 心理分析 成交量 分时图 均线 MACD BOLL KDJ BIAS RSI SAR OBV WR DMI ARBR ROC PSY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道氏理论 江恩理论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专题

1.朝三暮四不是一个好方法(2)

2019-04-16 18:22:52 巴菲特午餐会讲投资 1394

可以看出,巴菲特就是靠自己不朝三暮四的投资态度,不断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认认真真地把每一次投资做好,是他一贯的思想。他在《华盛顿邮报》的投资上,表现出的无限关注和深入,一直以来令人折服。也使“邮报”为有这样的合伙人深感自豪。

巴菲特是在1973年春夏之际,购入价值1060万美元的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此时,他关注这支股票已经很多年了。他一直寻找进入媒体的机会来实现自己多年来希望投资媒体的梦想。此项投资使伯克希尔成为凯瑟琳女士家族之外,华盛顿邮报最大的股东。此番举动令周围的人大感惊讶。

《华盛顿邮报》总裁凯瑟琳曾经说,巴菲特内心极富同情心,而精明投资人只是他的另一面。他与报纸很有缘分,那种渊源甚至起源于他的少年时代。

本来,在1972年到1973年,《华盛顿邮报》受“水门事件”的影响而处在最艰难的时候,除了有关政府部门的打击之外,还因为自身上市的操作失误,引起股票大幅下跌。凯瑟琳回忆说,那是她一生中难以忘怀的艰难日子,邮报的发展进入低谷,投资者失去对她们的信心。最后她不得不亲自到华尔街的金融会议上去直接推销公司的股票。巴菲特此时决定大举投资。并在几个月内,分二十次购入邮报的股票。他后来说,在生命中,有些事情发生的速度会很快。他对《华盛顿邮报》的投资,一是因为他怀有感情。二是他相信媒体能够做终生的伙伴。巴菲特为此在伯克希尔公司内部做了很多工作,使投资活动顺利进行。

凯瑟琳在她获得普立兹奖的个人历史一书中写: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在1973年买下本公司10%的B级股票。他后来告诉我,起先他不太愿意公开这件事,但是后来觉得这未尝不是件好事。他对公司的关注已经很久,而且他一旦投入就不会三心二意。事实证明,他是那么负责和专心。

巴菲特这笔投资,变成他最好的投资之一,他在一般人还没有开始注意媒体股的前景之时,就捷足先登进行这项投资,把握了正确的方向。巴菲特一生对媒体的偏好,就像是对金钱的追求,这股热情在购入华盛顿邮报股票时达到顶点。巴菲特一直对媒体事业保持着浓厚兴趣,和很多知名的记者结为挚友。他本身也具有记者般的直觉,在寻找被低估的公司时,也融合了敏锐的生意嗅觉和记者深入调查的技巧。试想,如果巴菲特投身新闻界,也一定会成为一名杰出的新闻记者。

1973年至1974年间股市崩盘,这波震荡刚开始时,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从刚发行时的每股美元,后来下降到4美元。当时,邮报还有星辰报的竞争压力,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处境之中。巴菲特对这种情况大为震惊。在与邮报的管理者沟通之后,伯克希尔公司买下了1060万美元的邮报股票,占该公司B级股的12%,相当于该公司所有股票的10%,每股4美元意味该公司整体价值估计为8000万美元。

在1973年,华盛顿邮报公司旗下的机构包括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时代-前锋公司、四家电视台和一家造纸厂,后者为该公司提供了大部分的新闻用纸。但是,公司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相关企业之间不能够团结合作,内部矛盾重重。更为严重的是人心浮散,丧失了企业的凝聚力。

展开余下全文
(1394)
猜你喜欢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