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看盘技巧 短线技巧 股票入门 选股技巧 买入技巧 卖出技巧 股票知识 黑马捕捉 跟庄技巧 追涨技巧 炒股心得 股票术语 技术分析 K线分析 趋势分析 基本分析 财务分析 心理分析 成交量 分时图 均线 MACD BOLL KDJ BIAS RSI SAR OBV WR DMI ARBR ROC PSY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道氏理论 江恩理论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专题

284.坨理论一

2019-04-17 19:37:30 新生300天图解教程 1234

第284节:坨理论一

自然界有一种“坨”现象。泥巴会结成泥坨,泥坨太大了,又会分崩离析成泥粉末。在一定条件下,泥粉末又会结成坨。天上的鸟会集合成群,水里的鱼也会集合成群,人类居住的城市是个“坨”,农村的村庄也是个“坨”。 这些自然界形成的“坨”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消亡的?

这些“坨”与“坨”之间的关系……这有得让人研究了。

图284-1 股价两坨论

你看在股价走势图上,一些K线也会结成“坨”,这些 “坨”的形态形形色色、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分买卖两个“坨”。也就是庄家买进股票的K线密集区,叫“底坨”,庄家卖出股票形成的K线密集区,叫“顶坨”。如(图284-1)中,假如庄家在股价10元的区间收集筹码,形成“底坨”,用圆圈表示。

经过八个月的运作,股价涨到18元附近,庄家开始卖出,形成“顶坨”。

当庄家出货完毕后,筹码集中到散户手中,表现为“顶坨”高高挂在高价区。经过漫长的层层换手割肉(假如八个月),股价又回到10元附近,也就是“底坨”的价位附近,如果有庄家又看上了这个股票,就再次收集筹码,再次拉升到“顶坨”去,如此周而复始、循环运作,就是“股价两坨论”,见(图284-1)所示。

在实际股价走势中,从“底坨”到“顶坨”之间还有一系列“坨”,是股价上升过程中中间继续状态形成的坨,我们称之为“上升中继坨”,它们可能是一个大“坨”,也可能是几个小“坨”的集合。从“顶坨”到“底坨”之间也有一系列“坨”,是股价下跌过程中中间继续状态形成的坨,我们称之为“下跌中继坨”,它们可能是一个大“坨”,也可能是几个小“坨”的集合。这就是“股价四坨论”,见(图284-2)所示。

图284-2 股价四坨论

图284-3

图284-4

图284-5

小结:

由于【坨理论】内容较多,我们不得不拆分开来逐步练习,这样把每个部分搞懂,才能够达到实际运用的目的。

【股价两坨论】:就是说一只股票庄家建仓需要在一个区间震荡,建仓需要时间和空间,所以必然形成一个成交密集区,这个成交密集区就是【底坨】,底坨是庄家建仓的坨。

那么庄家建仓之后总要拉高出货的吧?拉高到高位之后的出货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在高位形成一个成交密集区,这个成交密集区就是【顶坨】,顶坨是庄家出货的坨。

好了,假设庄家在【顶坨】出货完毕后股价跌破顶坨底边线,那么股价经过漫长的下跌,将逐步回到原先股价底部区域的那个【底坨】附近,从而完成一轮股价涨跌循环,这就是【股价两坨论】,它是客观的庄家行情运作模式,庄家只能低买高卖,不管他如何变异,这【股价两坨论】都适合用来分析股票。

用几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建仓是个过程,需要时间空间,所以必然有【底坨】的形成。出货也是个过程,也需要时间空间,所以必然有【顶坨】的形成。

【股价四坨论】:庄家在建仓完毕后,拉升一只股票的过程中,总是需要在途中震仓洗盘的,他不希望太多的跟风盘寄生在自己身上,他不希望获利盘的获利程度过高,否则不利于自己后面的拉升行动,这就有形成【上升中继坨】的必要性,上升中继坨可小可大,这根据庄家洗盘的需要灵活变异,没有必定的模式,如果庄家不洗盘的直接拉升,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这样的股票不多罢了。

那么在下跌过程中为什么需要形成【下跌中继坨】呢?原因是庄家不希望散户全部高高套在最高价,他希望部分筹码能够位移到下跌中继坨这里来,在这里进行筹码换手,让其他散户来承接,高位的散户割肉下来,这样才有利于向他预期的建仓低位继续行进,否则下跌将失去动力(套牢过多不肯割肉将不利于杀跌的继续),如果散户套牢深重到不肯割肉,庄家以后怎么建仓呢?所以这就是形成下跌中继坨的必要性。用几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上升中继坨】和【下跌中继坨】是行情发展的需要,具有【上升中继坨】和【下跌中继坨】的股票,其行情发展才更加健康,上涨行情才涨得高,下跌行情才跌得深,从而为庄家低吸高抛服务。

在具体的运用中,【坨理论】也要灵活掌握,比如庄家会根据指数震荡情况自然构筑一个坨,本来只应该有一个上升中继坨的,因为指数正好下跌,所以被迫构筑一个坨,就好像(图284-5)的例子,这样的例子在2007年的行情中比较普遍。

34
展开余下全文
(1234)
猜你喜欢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